①
这是最近读的,感受比较不错的一本书,书的核心逻辑是,通过本·霍洛维茨对自己创业中艰难时刻的回忆,总结创业过程中一号位需要具备的特质和能力(果然是案例比说教更打动人)。
②
书中一笔带过的给出一些操作实例,例如如何裁员、如何开除高管、挖角注意事项等,目前没有实践过,暂且看个热闹。但是作者对一号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的探讨,还是引发了一点感想。
③
现实中不合格一号位的表现通常分两类:① 不知道什么是好的,② 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是无法找到达成的路径。
④
这本书描述的是 60 分到 80 分的过程,不适合第一类人看,这种没救了,回家吧。
⑤
不知道什么是好的,很多时候的表现不是给不出大战略大规划,相反,很多第一类的一号位能够描绘一个不错的愿景,但问题是不会带入现实的各种变量、看不到组织问题、不能系统的分析竞争环境、无法给出哪怕 60 分的决策,单纯追求一个 “绝对好” 的东西,“某落后小国立志明年全民搬迁到火星”,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。
⑥
如果本来就是一个半瓶晃荡还自鸣得意的一号位,这本书会使其陷入狂烈的自我肯定中,更加感叹凡人无法理解一号位的高处不胜寒。至于是真站得高,还是身子骨弱,得好好说道说道。
顺带说一下,现实中的第一类人通常喜欢给自己起名叫 “匠人”。
⑦
60 分到 80 分,前 60 分包括良好的逻辑素养、专业能力、自我认知,后 20 分,指的是关键节点独立思考的能力、挑战人性中顺从与软弱的能力、必要对抗前的自我集(勇)气的能力,用作者的话说就是 “勇于决策”、“换个角度想问题”、“不要丧失斗志”。
80 到 100 分呢,可能是运气和性格。
终
上面的论断是偏主观以及带有时间属性的,早期创业更多是蓝海市场,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精神型领袖和松散集体的,但互联网发展到现在,创业的竞争越发激烈,未来更加需要的是集权型的工具型领袖。